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滇西新能源事业部按照集团公司及云南公司年度工作会、战略发展工作会议精神,2025年首季“开局即冲刺”,交出了振奋人心的高质量发展答卷:获取资源165.2万千瓦,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40.2万千瓦,超额完成年度发展目标。在滇西新能源发展版图上,以洱源“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为标志,刻下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坐标,彰显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与坚实步伐。
创新思维 下大气力实现发展提速
滇西新能源事业部深入研究国家能源电力政策,贯彻集团公司和云南公司战略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创新构建了“三级资源池”,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锁定大理、楚雄等优质区域,通过“风光(热)储”多能互补开发模式突破资源瓶颈,提升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潜能。2025年1月,该事业部与洱源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开发协议,实现资源获取155.2万千瓦,并将罗平山一至三期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以及老鹰岩一至三期光伏电站改造升级项目成功列入全省第一批风光项目改造升级示范项目,获取建设指标32.2万千瓦,实现大理区域发展工作“零”突破。同年1月,该事业部通过参与楚雄州项目业主竞配,成功取得项目的建设指标。同时,与牟定县签订了共享储能合作开发协议,为打造楚雄百万千瓦级“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布局怒江、保山等新兴潜力区,以“集中式+分布式”组合拳抢占先机,灵活应对不同区域特点,拓展发展空间。2025年3月,该事业部与福贡县签订了项目合作开发协议,积极参与泸水市项目竞配,为后续怒江清洁能源的大力开发创造了有力抓手,同时积极开展保山市风电项目合作开发,稳扎稳打科学有序推进怒江、保山等区域发展。
该事业部坚持存量增量两手抓,多措并举破解香电公司经营困局。一方面就香格里拉市风光项目与州市政府洽谈,为香电公司争取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针对托巴水电站淹没吉岔水电站事宜,加强与能源及移民主管部门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取得项目补偿工作支持。
战略谋划 科学布局凝聚强劲动能
面对建设指标获取异常艰难,获取项目投资价值逐步降低,项目投资风险逐年增大的局面,滇西新能源事业部把2025年确定为“全面发展年”,提出“11458”工作思路。
该事业部全体干部职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全力攻坚谋发展,以多元化视角和开放心态,跳出思维桎梏,强化合作交流,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力争取优质资源。2025年1月,取得楚雄区域8个风电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积极开展地热发电项目合作开发及产业引进工作,有序推进建设指标申报,为“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开发注入强劲动能。
攻坚铁军 追求极致赓续奋斗华章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一支平均年龄33岁的发展攻坚铁军。他们扎根一线,苦练内功,攻坚克难,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不断抢占滇西高质量发展高地。
该事业部发展工作团队主动对接省能源主管部门,花大气力从风光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要素保障、电网接入、生态保护、设备设施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处置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经省州县能源主管部门、要素保障部门以及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审查论证评估,罗平山一至三期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老鹰岩一至三期光伏电站改造升级项目成功列入全省第一批风光项目改造升级示范项目。
在楚雄新能源项目前期工作中,成功协调电网公司投资建设了送出工程,为企业节省了投资费用的同时,也为后续新能源预留了发展先机。在下村光伏项目前期开发过程中,从开发协议签订到项目具备开工条件,仅用时2个月时间,创造了云南公司光伏项目最快前期速度纪录。
接下来,该事业部将继续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和云南公司要求做好新能源投资管理工作,并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136号文要求,做实新能源全面入市各项工作,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研判政策、技术、市场变化趋势,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从“有多少干多少”向“应该干多少”的思路转变,走实滇西区域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该事业部秉持“高质量发展实效以高质量前期工作为前提”的工作理念,加强风光资源评估,确保项目出生时就“身强体壮”。加强电量、电价论证,保证边界条件真实准确。坚决守住收益底线,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将苍山洱海间的阳光与清风,转化为推动能源革命的澎湃动能,将数字化绿色曲线连成高质量发展的轨迹,绘就一幅壮美的“风光云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