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仙江畔,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以山为伴、以水为友,用青春的热血在深山峡谷间浇筑起一座座钢铁长城。龙马水电厂由27名青年职工组成的先锋队,在“运维一体、自主检修”的征程中,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书写着新时代水电人的奋斗诗篇。
破茧:从“技术小白”到“检修铁军”的蜕变之路
2019年盛夏,李仙江水电公司首次推行“运维一体,自主检修”模式。面对流域电站设备型号复杂、技术资料匮乏、检修窗口期仅30天的严峻挑战,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团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当时公司检修人员不足10人,连最基本的发电机定子线棒更换流程都没人系统掌握。”团队技术骨干蔡野回忆道。关键时刻,厂房会议室彻夜不熄的灯光见证了他们的破局之路:青年党员带头成立“尖刀班”,将发电机、水轮机等核心设备拆解为127个技术节点,建立“每日一学”晨会制度,把检修现场变成“露天课堂”。创新推行“导师带徒+模拟推演”模式,用废旧设备搭建起实操训练平台。编制44项可视化检修手册,将复杂的检修流程转化为“看图施工”的标准化作业指南。
在李仙江水电公司所属电站开展首个自主A级检修项目中,该青年队伍勇挑重担,以“志愿军”的身份扛起崖羊山2号机组自主A修重任。助力李仙江水电公司首台机组“自主A修”圆满完成,树立了助力公司自主检修的标杆典范。
攻坚:在江河激流中锻造“水电匠心”
那晚,值班室内原本静默的监控系统语音报警响起,瞬间撕裂夜的安宁。值班人员急查监控画面,油混水信号疯狂闪烁,油位上升、上限高信号接连亮起。一连串异常信号如重锤击心,他们毫不犹豫,迅速向厂领导急报:“厂长,上位机监控显示油混水、油位异常升高,需要紧急处理”,厂领导迅速下达指令,排查事故原因。各专业人员闻令而动,对事故展开全面排查,凭借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知识,仔细分析各项数据与设备状态,经过严谨推理判断,确定是冷却器出现漏水故障。
龙马青年团队火速赶赴水车室开展紧急排水处理,狭小空间内,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人稳稳固定排水管,有人专注操作排水设备,汗水如注,湿透衣衫,却无人停歇。排水收尾,更艰巨的任务接踵而至——油盆、冷却器吊出,此任务要求精准协作,队员们深知责任千钧,不敢有半分差池,一番鏖战,油盆与冷却器被成功吊出。
面对抢修工期紧迫,安装工艺又复杂的巨大的压力,他们没有退缩,而是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厂房里,为节省时间,饭菜随便吃上几口又继续投入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对冷却器进行打压找漏点,经过反复排查,终于找到了漏点位置,并用铜焊工艺展开堵漏工作。
仅仅3天时间,抢修工作顺利完成。冷却器回装后,经过严格的测试,运行正常,全年未发生非停。截至目前,该青年团队累计完成23次自主检修,攻克17项技术难题,设备可用率如火箭般蹿升6.6个百分点,他们用血肉之躯熔铸出“水电匠心”,在抢修的硝烟中绽放出青春光芒。
传承:让劳模精神在李仙江畔生生不息
在龙马水电厂的荣誉室里,摆着三件特殊的“传家宝”:一本被翻得卷边的检修笔记,记录着三代水电人的技术经验;一件印满油渍的工作服,见证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一枚闪亮的“青年文明号”奖牌,凝聚着27颗赤子之心。
五月江风拂过李仙江面,龙马水电厂的青年们又开始了新一轮巡检,他们心中的“青年文明号”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是对“劳动最光荣”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新时代的“水电匠人”正以奋斗为笔、以江河为卷,书写着属于劳动者的壮美诗篇!